项目资讯 ·

人生辛苦的价值-“做难而正确的事”

辛苦和努力似乎是大多数普通人改变命运、提升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对中国人来说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也是骨子里就有的民族精神,但是这几年,人们对“辛苦”、“努力”、“奋斗”等字眼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疫情持续3年影响全球局势和中国经济的背景下。

今天就说说人生“辛苦的价值”

我先举个例子:

前几天和一个飞行员吃饭,他提到过去几年中国民航发展得很好,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对民航发展都做了比较乐观的预期,所以会提前储备高阶的民航人才,比如飞行员,但是后来发现当时的预估是偏于乐观的,所以储备下来的人才会大于需求,加上这几年的疫情影响, 民航系统的人才过剩非常明显,但是人才储备这项工作是前置好几年的,到了今天尽管疫情,但是每年还会有新人不断加入进来,需求减少供给增多的叠加影响,大量民航体系人才发展就成了问题。

过去一个年轻的飞行员,如果22岁开始执飞,因为航线密集积累的飞行机会多,5年以后的27岁就有机会成为一名机长,30岁之前的经验积累有机会升为机长,这样的职业发展是非常好的。

但是今天,航班减少、需求下降、一名新进的飞行员得到的飞行机会对比过去少了很多,导致可以积累的飞行次数变得有限,想要成为机长的时间就被延长了。

听完,我觉得和互联网、房地产、甚至在线旅游好像啊。

他继续说:你再看80后和90后,80后的一代的机会是相对不错的,只要努力、头脑聪明都能混的不错,毕业时候进个互联网大厂还能做个P7/P8,年薪达到五六十万的人在80一代人身上不算少,真想买房的时候北上广房价还没涨到头,如果家里可以支持一下就可以勉强上车,今天40岁的80后依靠这些可以完成早期人生的基础积累,如今他们可以留在不错的职业岗位。

90后就没那么幸运了,想好好打工的时候互联网产业到头了、想买房的时候房价高不可攀了。

你发现没有:同样的人同样的努力程度只是因为所处社会阶段的不同导致人生结果的巨大差异。

无法理解的可以看看这几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困境,他们当中不乏聪明且努力的人,但留给他们的好机会少了很多,这其中甚至包括复旦和上海交大的毕业生。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里只是举例体现“辛苦价值”的差异,个人无法改变的时代因素我们先放一放。

我们说说在“辛苦价值”的话题上,普通人能够做的一些思考、尝试和改变。

01.

事情

今天的中国人都习惯努力,但事实上有人努力一生也很难改变自身的命运,因为被困在局里。

比如快递员的工种,努力的价值可能当下就变现了,每次辛苦每次兑现,只有短期没有长期,辛苦的价值无法累积,所以无法通过重复努力获得质变来跳到一个更好一些的“局”里。

这是典型的努力但不改变局面。

工作无高低贵贱、但社会有岗位分工,如果可以我们应该主动选择每次努力都能带来一些长期价值积累的工作,比如经验累积类的,比如思考创造类的。

局面越来越开,辛苦努力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什么是“局”?

局就是限制条件和当前资源的制约关系,破局就是破除当前的重重限制重新寻找制约条件和拥有资源之间的新平衡,人生破局就是冲开性格、资源、能力、积累的重重枷锁,走得更加开阔。

努力价值在不同事情上的体现有很多,比如说创业方向,因为选择的事情天花板低、竞争大、时间投入高、长期价值弱,辛苦就会无法避免,所以很多人的创业是陀螺模式,很多旅行社经营也是这种,订单来了就要去接,不接就没生意,接了转化效率又很低,所以辛苦,能赚些钱但价值很难做大。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打工者选好岗位,创业者选好事情,出发的时候就决定了辛苦模式和辛苦的价值。

02.

阶段

除了相同努力在不同事情上体现出的价值回报的不同,还有阶段。

我们来看人生不同阶段和事情不同阶段下辛苦价值的不同。

人生阶段就是你在某个时候的努力能够事半功倍,而错过的时候就是推石上山。

具体来说:就是好赚的钱并不多、红利时期并不长,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抓住。

刚刚那位飞行员举得例子就已经足够说明,不是你每次想努力都有时代提供的好机会。

25岁的时候不努力,52岁的时候补不回来。

高中多辛苦300天,人生少辛苦30年,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重要的人生阶段不能偷懒。

一件事情上的不同阶段呢,也有差异。

一个项目有它特有的发展节奏,错过了最好的阶段和窗口,后面很难追回来。

我们说红利来临的时候,流量找你,红利消失的时候你找流量,我们知道在商业连接方式上,你找别人和别人找你的差异是很大的。

比如最近暑期很多地方的旅游很旺,等了一年了才有这几个月,你得努力,因为过了9月、国庆,需求就没了,对于旅游行业,2022年很快就要结束了。

你说最近我很累我歇会,我11月份想要努力、加班、多做价值,不好意思辛苦的价值降低了。

所以这几个月我有很多旅行企业的创始人朋友都是一个人当3个人用,通宵达旦、马不停蹄。

03.

方法

我们说了不同事情不同阶段辛苦价值的不同,再说说辛苦方法上体现出的价值差异。

之前我有分享过什么是辛苦但低效的努力。

就是有的人确实也很努力,但是力使错了,比如以群发推销的方式骚扰用户、以疯狂加人的方式扩充人脉。

他们在意形式,不在意本质。

我特别害怕听到有的公司说:这事全员执行、大家都要有压力,每个人都要干、每天都有任务量。

比如有的旅行公司要求全员发朋友圈、全员发小红书、每天发5条,你就知道这个老板缺少业务洞察力。

量变不一定都能引起质变,没有质量的数量很难起作用,我们见过太多很多事情做了,但是目的不清晰效果出不来的。

比如发了100条小红书、做了一年的公众号,你问他效果:我们还在尝试。

100个笔记换不来一个咨询,100次执行动作对应不到一次目的。

废动作太多,盲目、辛苦、很累但是低价值。

04.

解决问题

你很奇怪,什么是解决问题?

我再举个例子:

中国的股民数量超过一个亿,但是绝大部分人的参与资金低于5万,也就是很多股民每天花时间看涨跌,很辛苦也要付出心力和时间成本,但是这些股票收益的涨跌都不影响生活。

赚了也就那么回事,发不了大财改变不了人生,反而跌了倒是要伤心好一阵子。

《一个投资家的20年》里提到:很多人想要股市有收益,一是提高本金、二是找到靠谱的人,不懂股票并不影响在股市里赚到钱。

为啥?

因为本金太少了,输赢多少都不改变人生,提高本金才能解决人生的财务问题。

辛苦上呢?

辛苦的努力是为了不努力。

后半句是沟通的目的是为了不沟通,这两句都是源于我最近的发现。

没有人想要人生处处辛苦、一生忙碌,人总要享受生活、感悟生命。

30岁辛苦是为了40岁可以不辛苦。

谁做到了辛苦以后可以不努力呢?

那些在一件事情上挖掘到足够价值的人,比如做了一个项目、创了一家公司,功成身退然后离场了。

真正实现了一次巨大的辛苦换来了长期从容。

辛苦的价值是解决问题,辛苦的目的是为了不辛苦。

一个人真的以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每天,会发现只需要关注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大量的废动作收起来,可做可不做的其实可以不做。

04.

总结

我们常常听说要做“做难而正确的事”,这句话容易给人造成误解,好像选择做难的事、辛苦的事就一定正确。

其实应该是首先找到正确的事,而不一定是难的事,难没有意义,正确才有意义。

这句话为什么广受传播?

因为容易给人情绪上的激励满足,容易给人造成“我很难所以我正确”的错觉,实现认知协调。

事情的选择、阶段的把握、努力的方法、是否真的解决问题都决定了辛苦价值的差异。

正在努力的人需要思考,人生可以很累很辛苦,但背后的价值是什么?

是不是辛苦模式已经错了。

如果可以,我们应该选择高价值、高效率的辛苦方向。

年轻的时候主动辛苦, 是为了中年以后能够不辛苦,可以在西湖边、洱海畔、雪山下、火炉旁喝上一倍氤氲惬意的中年下午茶。

是啊,辛苦、努力,为了一杯中年下午茶。

参与评论